网络基础

1.TCP/IP 四层模型

对于同一台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IPC),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等方式,而对于不同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就需要网络通信,而设备是多样性的,所以要兼容多种多样的设备,就协商出了一套通用的网络协议。

1.1 应用层

最上层的,也是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就是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我们电脑或手机使用的应用软件都是在应用层实现。那么,当两个不同设备的应用需要通信的时候,应用就把应用数据传给下一层,也就是传输层。

所以,应用层只需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应用功能,比如 HTTP、FTP、Telnet、DNS、SMTP 等。而且应用层是工作在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传输层及以下则工作在内核态。

1.2 传输层

应用层的数据包会传给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是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支持的。

传输层
传输层

在传输层会有两个传输协议,分别是 TCP 和 UDP。

TCP 的全称叫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大部分应用使用的正是 TCP 传输层协议,比如 HTTP 应用层协议。TCP 相比 UDP 多了很多特性,比如流量控制、超时重传、拥塞控制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包能可靠地传输给对方。

UDP 相对来说就很简单,简单到只负责发送数据包,不保证数据包是否能抵达对方,但它实时性相对更好,传输效率也高。当然,UDP 也可以实现可靠传输,把 TCP 的特性在应用层上实现就可以(参考 HTTP3 的 QUIC 协议)。

应用需要传输的数据可能会非常大,如果直接传输就不好控制,因此当传输层的数据包大小超过 MSS(Maximum Segment Size,TCP 最大报文段长度) ,就要将数据包分块,这样即使中途有一个分块丢失或损坏了,只需要重新发送这一个分块,而不用重新发送整个数据包。在 TCP 协议中,把每个分块称为一个 TCP 段(TCP Segment)

TCP段
TCP段

当设备作为接收方时,传输层则要负责把数据包传给应用,但是一台设备上可能会有很多应用在接收或者传输数据,因此需要用一个编号将应用区分开来,这个编号就是 端口

比如 80 端口通常是 Web 服务器用的,22 端口通常是远程登录服务器用的。而对于浏览器(客户端)中的每个标签栏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操作系统会为这些进程分配临时的端口号。由于 传输层 的报文中会携带端口号,因此接收方可以识别出该报文是发送给哪个应用。

1.3 网络层

传输层不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传输层的设计理念是简单、高效、专注,专注于服务好应用,让其作为应用间数据传输的媒介,帮助实现应用到应用的通信,而实际的传输功能就交给下一层,也就是 网络层(Internet Layer)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最常使用的是 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 协议会将传输层的报文作为数据部分,再加上 IP 包头组装成 IP 报文,如果 IP 报文大小超过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以太网中一般为 1500 字节)就会 再次进行分片,得到一个即将发送到网络的 IP 报文。

网络层数据传输.webp
网络层数据传输.webp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世界上那么多设备,又该如何找到对方呢?因此,网络层需要有区分设备的编号。

一般用 IP 地址给设备进行编号,对于 IPv4 协议, IP 地址共 32 位,分成了四段(比如,192.168.100.1),每段是 8 位。只有一个单纯的 IP 地址虽然做到了区分设备,但是寻址起来就特别麻烦,全世界那么多台设备,难道一个一个去匹配?这显然不科学。

因此,需要将 IP 地址分成两种意义:

  • 一个是 网络号 ,负责标识该 IP 地址是属于哪个 子网 的;
  • 一个是 主机号 ,负责标识同一 子网 下的不同主机;
怎么分的呢?这需要配合子网掩码才能算出 IP 地址 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举个例子,比如 10.100.122.0/24,后面的/24表示就是 255.255.255.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二进制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是 24 个 1,为了简化子网掩码的表示,用/24 代替 255.255.255.0。

知道了子网掩码,该怎么计算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呢?

将 10.100.122.2 和 255.255.255.0 进行 按位与运算 ,就可以得到网络号,如下图:

计算网络号
计算网络号

将 255.255.255.0 取反后与 IP 地址进行进行 按位与运算 ,就可以得到 主机号

除了寻址能力, IP 协议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路由。实际场景中,两台设备并不是用一条网线连接起来的,而是通过很多网关、路由器、交换机等众多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那么就会形成很多条网络的路径,因此当数据包到达一个网络节点,就需要通过路由算法决定下一步走哪条路径。

路由器寻址工作中,就是要找到目标地址的子网,找到后进而把数据包转发给对应的网络内。

路由
路由

所以, IP 协议的寻址作用是告诉我们去往下一个目的地该朝哪个方向走,路由则是根据「下一个目的地」选择路径。寻址更像在导航,路由更像在操作方向盘。

1.4 链路层

生成了 IP 头部之后,接下来要交给网络接口层(Link Layer)在 IP 头部的前面加上 MAC 头部,并封装成数据帧(Data frame)发送到网络上。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

IP 头部中的接收方 IP 地址表示网络包的目的地,通过这个地址可以判断要将包发到哪里,但在以太网的世界中,这个思路是行不通的。

什么是以太网呢?电脑上的以太网接口,Wi-Fi 接口,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上的千兆,万兆以太网口,还有网线,它们都是以太网的组成部分。以太网就是一种在「局域网」内,把附近的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通讯的技术。

以太网在判断网络包目的地时和 IP 的方式不同,因此必须采用相匹配的方式才能在以太网中将包发往目的地,而 MAC 头部就是干这个用的,所以,在以太网进行通讯要用到 MAC 地址。

MAC 头部是以太网使用的头部,它包含了接收方和发送方的 MAC 地址等信息,我们可以通过 ARP 协议获取对方的 MAC 地址。

所以说,网络接口层主要为网络层提供「链路级别」传输的服务,负责在以太网、WiFi 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 MAC 地址来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1.5 总结

四层封装
四层封装

网络接口层的传输单位是 帧(frame) ,IP 层的传输单位是 包(packet) ,TCP 层的传输单位是 段(segment) ,HTTP 的传输单位则是 消息或报文(message) 。但这些名词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分,可以统称为数据包。

2.OSI 七层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OSI 七层模型
OSI 七层模型

3.键入网址到网页显示

4.Linux 系统是如何收发网络包的

4.1 网络模型

为了使得多种设备能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和为了解决各种不同设备在网络互联中的兼容性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也就是 OSI 网络模型,该模型主要有 7 层,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

由于 OSI 模型实在太复杂,提出的也只是概念理论上的分层,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实现方案。事实上,比较常见也比较实用的是四层模型,即 TCP/IP 网络模型,Linux 系统正是按照这套网络模型来实现网络协议栈的。

TCP/IP 网络模型共有 4 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每一层负责的职能如下:

  •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一组应用程序,比如 HTTP、DNS、FTP 等;
  •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比如 TCP、UDP 等;
  • 网络层,负责网络包的封装、分片、路由、转发,比如 IP、ICMP 等;
  • 网络接口层,负责网络包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比如网络包的封帧、 MAC 寻址、差错检测,以及通过网卡传输网络帧等;

TCP/IP 网络模型相比 OSI 网络模型简化了不少,也更加易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4.2 Linux 网络协议栈

Linux 网络协议栈的样子类似于 TCP/IP 的四层结构:

网络协议栈
网络协议栈

从上图的的网络协议栈,可以看到:

  • 应用程序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跟 Socket 层进行数据交互;
  • Socket 层的下面就是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 最下面的一层,则是网卡驱动程序和硬件网卡设备;

4.3 Linux 接收网络包的流程

4.4 Linux 发送网络包的流程

4.5 总结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