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 IP

1.IP 基本认识

2.IP 地址的基础认识

3.IP 协议相关技术

协议作用
DNS域名解析
ARP 协议 与 RARP 服务器
DHCP动态获取 IP 地址
NAT网络地址转换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3.1 DNS

浏览器首先看一下自己的缓存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向操作系统的缓存要,还没有就检查本机域名解析文件 hosts,如果还是没有,就会 DNS 服务器进行查询,查询的过程如下:

客户端首先会发出一个 DNS 请求,问 www.server.com 的 IP 是啥,并发给本地 DNS 服务器(也就是客户端的 TCP/IP 设置中填写的 DNS 服务器地址)。

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如果缓存里的表格能找到 www.server.com,则它直接返回 IP 地址。如果没有,本地 DNS 会去问它的根域名服务器:“老大, 能告诉我 www.server.com 的 IP 地址吗?”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它不直接用于域名解析,但能指明一条道路。

根 DNS 收到来自本地 DNS 的请求后,发现后置是 .com,说:“www.server.com 这个域名归 .com 区域管理”,我给你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给你,你去问问它吧。”

本地 DNS 收到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发起请求问“老二, 你能告诉我 www.server.com 的 IP 地址吗?”

顶级域名服务器说:“我给你负责 www.server.com 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地址,你去问它应该能问到”。

本地 DNS 于是转向问权威 DNS 服务器:“老三,www.server.com对应的IP是啥呀?” server.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它是域名解析结果的原出处。为啥叫权威呢?就是我的域名我做主。

权威 DNS 服务器查询后将对应的 IP 地址 X.X.X.X 告诉本地 DNS。

本地 DNS 再将 IP 地址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和目标建立连接。

DNS 解析
DNS 解析

3.2 ARP

3.3 DHCP

电脑通常都是通过 DHCP 动态获取 IP 地址,大大省去了配 IP 信息繁琐的过程。

客户端首先发起 DHCP 发现报文(DHCP DISCOVER) 的 IP 数据报,由于客户端没有 IP 地址,也不知道 DHCP 服务器的地址,所以使用的是 UDP 广播通信,其使用的广播目的地址是 255.255.255.255(端口 67) 并且使用 0.0.0.0(端口 68) 作为源 IP 地址。DHCP 客户端将该 IP 数据报传递给链路层,链路层然后将帧广播到所有的网络中设备。

DHCP 服务器收到 DHCP 发现报文时,用 DHCP 提供报文(DHCP OFFER) 向客户端做出响应。该报文仍然使用 IP 广播地址 255.255.255.255,该报文信息携带服务器提供可租约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服务器以及 IP 地址租用期。

客户端收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的 DHCP 提供报文后,从中选择一个服务器,并向选中的服务器发送 DHCP 请求报文(DHCP REQUEST 进行响应,回显配置的参数。

最后,服务端用 DHCP ACK 报文对 DHCP 请求报文进行响应,应答所要求的参数。

说明一点,DHCP 客户端进程监听的是 68 端口号,DHCP 服务端进程监听的是 67 端口号。
查看图片
DHCP步骤
DHCP步骤

一旦客户端收到 DHCP ACK 后,交互便完成了,并且客户端能够在租用期内使用 DHCP 服务器分配的 IP 地址。如果租约的 DHCP IP 地址快期后,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 DHCP 请求报文:

  • 服务器如果同意继续租用,则用 DHCP ACK 报文进行应答,客户端就会延长租期。
  • 服务器如果不同意继续租用,则用 DHCP NACK 报文,客户端就要停止使用租约的 IP 地址。

DHCP 交互中,全程都是使用 UDP 广播通信。用的是广播,那如果 DHCP 服务器和客户端不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路由器又不会转发广播包,那不是每个网络都要配一个 DHCP 服务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 DHCP 中继代理。有了 DHCP 中继代理以后,对不同网段的 IP 地址分配也可以由一个 DHCP 服务器统一进行管理。

查看DHCP中继代理图
DHCP中继代理
DHCP中继代理

DHCP 客户端会向 DHCP 中继代理发送 DHCP 请求包,而 DHCP 中继代理在收到这个广播包以后,再以单播的形式发给 DHCP 服务器。

服务器端收到该包以后再向 DHCP 中继代理返回应答,并由 DHCP 中继代理将此包广播给 DHCP 客户端 。

因此,DHCP 服务器即使不在同一个链路上也可以实现统一分配和管理 IP 地址。

3.4 NAT

为了缓解了 IPv4 地址耗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地址转换 NAT 的方法。简单的来说 NAT 就是同个公司、家庭、教室内的主机对外部通信时,把私有 IP 地址转换成公有 IP 地址。

NAT
NAT

那不是 N 个私有 IP 地址,你就要 N 个公有 IP 地址?这怎么就缓解了 IPv4 地址耗尽的问题?

普通的 NAT 转换没什么意义。由于绝大多数的网络应用都是使用传输层协议 TCP 或 UDP 来传输数据的,因此,可以把 IP 地址 + 端口号 一起进行转换。这样,就用一个全球 IP 地址就可以了,这种转换技术就叫 网络地址与端口转换 NAPT

NAPT
NAPT

图中有两个客户端 192.168.1.10 和 192.168.1.11 同时与服务器 183.232.231.172 进行通信,并且这两个客户端的本地端口都是 1025。此时,两个私有 IP 地址都转换 IP 地址为公有地址 120.229.175.121,但是以不同的端口号作为区分。

于是,生成一个 NAPT 路由器的转换表,就可以正确地转换地址跟端口的组合,令客户端 A、B 能同时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这种转换表在 NAT 路由器上自动生成。例如,在 TCP 的情况下,建立 TCP 连接首次握手时的 SYN 包一经发出,就会生成这个表。而后又随着收到关闭连接时发出 FIN 包的确认应答从表中被删除。

NAT 缺点,由于 NAT/NAPT 都依赖于自己的转换表,因此会有以下的问题:

  • 外部无法主动与 NAT 内部服务器建立连接,因为 NAPT 转换表没有转换记录。
  • 转换表的生成与转换操作都会产生性能开销。
  • 通信过程中,如果 NAT 路由器重启了,所有的 TCP 连接都将被重置。

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

3.5 ICMP

ICMP 全称是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也就是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 主要的功能包括:确认 IP 包是否成功送达目标地址报告发送过程中 IP 包被废弃的原因改善网络设置等。

在 IP 通信中如果某个 IP 包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达到目标地址,那么这个具体的原因将由 ICMP 负责通知。

ICMP
ICMP

如上图例子,主机 A 向主机 B 发送了数据包,由于某种原因,途中的路由器 2 未能发现主机 B 的存在,这时,路由器 2 就会向主机 A 发送一个 ICMP 目标不可达数据包,说明发往主机 B 的包未能成功。

ICMP 的这种通知消息会使用 IP 进行发送。因此,从路由器 2 返回的 ICMP 包会按照往常的路由控制先经过路由器 1 再转发给主机 A 。收到该 ICMP 包的主机 A 则分解 ICMP 的首部和数据域以后得知具体发生问题的原因。

ICMP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用于诊断的查询消息,也就是 查询报文类型
  • 另一类是通知出错原因的错误消息,也就是 差错报文类型
    ICMP类型
    ICMP类型

3.6 IGMP

在前面知道了组播地址,也就是 D 类地址,既然是组播,那就说明是只有一组的主机能收到数据包,不在一组的主机不能收到数组包,怎么管理是否是在一组呢?那么,就需要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协议了。

IGMP
IGMP
IGMP 是因特网组管理协议,工作在主机(组播成员)和最后一跳路由之间,如上图中的蓝色部分。

  • IGMP 报文向路由器申请加入和退出组播组,默认情况下路由器是不会转发组播包到连接中的主机,除非主机通过 IGMP 加入到组播组,主机申请加入到组播组时,路由器就会记录 IGMP 路由器表,路由器后续就会转发组播包到对应的主机了。
  • IGMP 报文采用 IP 封装,IP 头部的协议号为 2,而且 TTL 字段值通常为 1,因为 IGMP 是工作在主机与连接的路由器之间。

3.6.1 工作机制

IGMP 分为了三个版本分别是,IGMPv1、IGMPv2、IGMPv3。,以 IGMPv2 作为例子,说说常规查询与响应和离开组播组这两个工作机制。

断网了,还能 ping 通 127.0.0.1 吗

127.0.0.1 和 localhost 以及 0.0.0.0 有区别吗

首先 localhost 就不叫 IP,它是一个域名,就跟 “baidu.com”,是一个形式的东西,只不过默认会把它解析为 127.0.0.1 ,当然这可以在 /etc/hosts 文件下进行修改。

所以默认情况下,使用 localhost 跟使用 127.0.0.1 确实是没区别的。

其次就是 0.0.0.0,执行 ping 0.0.0.0 ,是会失败的,因为它在 IPV4 中表示的是无效的目标地址。

但它还是很有用处的,回想下,我们启动服务器的时候,一般会 listen 一个 IP 和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如果此时 listen 的是本机的 0.0.0.0 , 那么它表示本机上的所有 IPV4 地址。

/* Address to accept any incoming messages. */
#define    INADDR_ANY      ((unsigned long int) 0x00000000) /* 0.0.0.0   */

举个例子。刚刚提到的 127.0.0.1 和 192.168.31.6 ,都是本机的 IPV4 地址,如果监听 0.0.0.0 ,那么用上面两个地址,都能访问到这个服务器。

当然, 客户端 connect 时,不能使用 0.0.0.0 。必须指明要连接哪个服务器 IP。

总结

  • 127.0.0.1 是回环地址。localhost 是域名,但默认等于 127.0.0.1。
  • ping 回环地址和 ping 本机地址,是一样的,走的是 lo0 “假网卡”,都会经过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等逻辑,最后在快要出网卡前狠狠拐了个弯, 将数据插入到一个链表后就软中断通知 ksoftirqd 来进行收数据的逻辑,压根就不出网络。所以断网了也能 ping 通回环地址。
  • 如果服务器 listen 的是 0.0.0.0,那么此时用 127.0.0.1 和本机地址都可以访问到服务。
最后更新于